遵义医专人事处
首页部门简介新闻动态党建工作人事人才工作老干部工作教师发展中心统战工作政策法规网上党校师德师风建设专栏下载中心
人事人才工作
 职称评聘 
 评先评优 
 人才招聘 
下载中心
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备案表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基...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修教...
联系方式
 
 组织科(老干部工作科):0851-28776223

 人事科:0851-28776262

 教师发展中心:0851-28777150

部门邮箱:yzzzrsc@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人才工作 > 人才招聘 > 正文
 
【追光有你 未来可期】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才日】特辑(四)
2023-04-23 17:12 杨泽睿  组织人事处   (点击: )

近年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坚持党管人才,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立足遵义、服务贵州、服务大健康产业”的办学定位,聚焦打赢“四大攻坚战”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把人才队伍建设与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起来,为全市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贡献。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付出和助力。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折射着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专业专注、创新创造的精神。在贵州省第三个“人才日”暨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来临之际,学校特推出【人才日】特辑,以最高礼遇致敬人才、以最大诚意汇聚人才、以最真情感服务人才、以最优保障成就人才。


梁光平,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教师,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职称,贵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现任学校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行政第六党支部副书记,负责科技服务中心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协助管理科研处安全生产工作等。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成绩突出。

心系桑梓,助力学校科学研究平台建设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能力普遍薄弱,尤以西部欠发达地区更为凸显,梁光平怀着一份对故乡的热忱,2017年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到故乡遵义,决心为家乡的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到了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参加工作。

刚工作时,学校还没有可供教师开展科研的实验平台,梁光平迎难而上,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从零开始。率先在药学系建成了个人实验室,并对全校师生无偿开放使用。在贵州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中,作为主持人成功申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建设项目。后又抽调至学校科研处,配合上级领导建设实验室占地近4000余平米的学校科技服务中心,具体承担了药学各功能实验室区域规划及所需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维护、资产管理、实验室安全等一系列工作内容,截止2022年4月已完成学校科技服务中心的整体建设,天然药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分支平台均投入使用,迎来了遵义市各县区级医院、周边院校相关人员入室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情系师生,用心传承,用爱践行

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梁光平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思想,注重培养大专药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学生独立申报立项全国大学生科研项目5项,独立撰写公开发表期刊论文7篇,指导15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高校,且部分学生现已考上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

同时,梁光平也十分关心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为学校青年教师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开展了2次集中讲座,尤其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方向、思路以及具体科研工作中的难题更是一对一的沟通解决,从不吝啬传授自己掌握的技术或思路。工作六年来,帮助学校药学系、基础教学部、医技系、卫管系等二级教学部门的10余名青年教师开展了课题申报、科研选题、论文投稿等科研活动。在这些青年教师中,后来有成功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的,也有申请成为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也有发表SCI高水平论文和申请发明专利的。此外,持续关注偏远乡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借贵州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契机,尽力为习水、正安、湄潭、凤岗等县的部分村卫生室提供远程门诊所需创造条件。

迎难而上,争做中医药科技事业的接班人

工作六年来,梁光平扎根科研一线,首次对宽叶香茶菜、蟹爪叶盾蕨等8种贵州植物资源的抗肿瘤药用价值进行了挖掘。同时,结合自身专业所学,利用现有抗肿瘤药物为基础,通过化学手段合成了众多新分子,并通过实验评价它们对恶性肿瘤及其产生耐药后的治疗作用,从中发现了数十个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分子。作为核心成员,筛选出从浙江绍兴引种栽培至遵义的优质瓜蒌品种,在贵州绥阳县推广种植了200余亩,为农户年均增收16.1%。近年来,申请或参与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主持及参与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

关闭窗口